奥尔夫音乐教案

时间:2025-11-27 08:48:05
有关奥尔夫音乐教案模板九篇

有关奥尔夫音乐教案模板九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应歌曲的拍子。

2、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CD、故事挂图、手腕标识带

三、活动流程:

1、暖身活动

以歌曲节奏做前期经验铺垫,ta ti ti 为步伐节奏配合语词进入活动室。

2、故事引导

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在家里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宝宝一大早就起床帮助,当起了小主人。客人来人,宝宝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对客人说:“你好,请进,请坐。”师问: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还可以对客人说什么?(给客人端茶,煮香喷喷的食物)师问:宝宝还可以做什么服务?(拿拖鞋、与客人握手)

宝宝一家还为我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称叫做《啦啦啦啦来跳舞》。

3、感应拍子,倾听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1)、感应拍子:

第一次:倾听——感应拍子。

第二次:对语词的理解和记忆(语词的内容可以作为下一次倾听音乐的要求)听音乐的时候教师可用倾听状的动作提示幼儿听的重点,并做一个动作的引导,也即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帮助记忆。

第三次:歌曲游戏帮助幼儿加深感应歌曲拍子(在律动当中,进一步地学唱歌曲)

A、集体游戏:幼儿围圈唱,回应老师相同的礼仪动作。

老师在圈内边走边唱,走到谁的面前,该生配合词义律动。

B、单人游戏:幼儿单人结合语词,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C、双人游戏(固定同伴):幼儿双人结合语词,继续配合歌曲词义做相应的礼仪律动。

D、双人游戏(交换同伴):幼儿场地内间奏时四散找伴,找到同伴后根据歌曲词义做礼仪律动。(幼儿手上绑标识带,进行一一对应,如红色对应的找红色)

4、结束:今天我们一起玩了啦啦啦啦来跳舞的游戏,我们到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这个有趣的游戏吧!

师幼配合音乐走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1、认识乐器——碰钟

2、能用不同的方式演奏乐器

活动准备:小碰钟、碟片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小碰钟,先敲击几下,让幼儿听,让幼儿感受音乐的乐趣;

2、教师拿出光碟,播放光碟

请幼儿观看图片,看一看图中都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他们都用了些什么东西?

3、请小朋友们模仿一下这里面的动作,所做的动作

4、请小朋友用拍打来敲击,并有节奏的读儿歌

让小朋友们多动手锻炼几次,让幼儿体会音乐中的节奏感。

5、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游戏,并能够通过游戏,感受其中的乐趣。

游戏规则:(1)、小朋友们自由结伴,分别都找到一个好朋友,互相拍手;

(2)、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的听,同时能够有节奏的和好朋友对手拍掌,在拍掌的过程中,教师先示范,幼儿在第一次游戏的过程中,只需拍手,教师念儿歌,慢慢的等熟练了以后,就请幼儿领读儿歌,反复的锻炼,以便加深幼儿的印象。

6、教师小节:针对幼儿所学的加以巩固。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3

目标

1、初步学习默唱,运用多种方式感应乐曲的节拍。2、通过律动游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准备

铃鼓、图谱

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以给国王送礼物的形式,听音乐做“扛、背、抱”等动作。

二、肢体动作

幼儿假装睡觉,按教师指定的地方动动肢体并作相应的回答。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没?”(小眼睛、小手、小脑袋、小肩膀??)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

三、音乐律动

1、全曲欣赏一次。只听音乐,教师唱歌词,不做动作。

2、你都听到小精灵哪里动起来了?幼儿回答后出示图谱。并引导幼儿唱一唱。

4、跟着音乐试一试。

四、歌唱及默唱

在下面的音乐中,谁不见了,你们仔细听一听。

1、借助图谱分段欣赏并学习默唱(注:老师清唱)

幼儿回答后用休止符遮住。试着唱一唱,看到无旋律部分捂住嘴巴。同样的方法分析三、四、五段。

2、全曲歌唱及默唱两遍。

五、创编动作并唱一唱

“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地方也可以动一动?”

幼儿说(教师试着画图谱)后试着唱一唱并和音乐来一遍

六、乐器演奏

1、让你的铃鼓动起来:

a、摇----放头上、放肩上、屁股上??

b、看教师走步,幼儿敲出相应的节奏。

2、为音乐伴奏

语词的地方轻拨铃片,休止符的地方拍鼓面

七、听音乐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内容、情感,喜欢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

2、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与能力。

3、使幼儿体验在音乐创编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头饰、积木

活动流程:

尝试感受创编——重现欣赏——交流讨论——联想创作

一、活动指导过程:

1、舞蹈〈快乐恰恰恰〉,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2、教师以蝴蝶仙子的角色进入游戏。

二、欣赏活动:

(一)、尝试创编活动:1、幼儿建设花园:“蝴蝶仙子最喜欢去哪儿玩呢?”(花园------)“那的花园在哪儿呢?你们快快来帮造个美丽的大花园吧?”——幼儿在音乐背景中造大花园。教师共同参与。

2、“这么美丽的花园,一只蝴蝶玩,真孤单。”“让们随着音乐一起到花园里玩吧!”——放音乐录音,音乐中,幼儿随音乐的性质自由表演。

(二)重现欣赏:蝴蝶仙子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一起来听。

(三)交流讨论:1、了解:这首曲子名字叫〈化蝶〉,是中国的名曲,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外国人也都喜欢。一般都喜欢用小提琴、钢琴演奏。

2、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3、音乐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幼儿讨论,放背景音乐。

(四)联想创作1、幼儿编故事(春天的早晨,蝴蝶苏醒了,她出门去找花姐姐们玩,突然发生了(------) ……此处隐藏2098个字……p>1、除了用手拍蚊子还可以用什么打死蚊子。“电蚊拍、蚊香”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蚊拍,来拍蚊子,可是在这些蚊子中间有一些益虫,小朋友千万要看清楚。不要打死益虫噢。

3、幼儿听到“啪”时候才能打蚊子,其它时候就学小蚊子飞和做死翘翘肢体造型

4、幼儿游戏,教师察看是否有幼儿拍错蚊子。

5、师:蚊子的家族是很大的,我们把中国的蚊子消灭了,蚊子的外国亲戚又来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都消灭光!

四、节奏练习ta ti-ti ,并用乐器演奏

1、幼儿练习徒手拍节奏(根据幼儿的情况是否再次练习)

2、音乐会要开始了,请我们去演奏,我们先练习一下,请小朋友叫醒你的小乐器。

3、一半幼儿拿领鼓,一半幼儿拿木鱼,听音乐练习演奏全曲。

4、交换乐器再次进行演奏。

5、教师组织幼儿收乐器。

结束语:好了,刚才小朋友们都很棒,都把小蚊子这些捣鬼的家伙打死了。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8

1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奥尔夫音乐教案。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想象味道和声音之间的联系。

奥尔夫音乐教案教学准备:秀豆糖、苦瓜、奶糖、辣味牛肉干、百宝盒

沙锤、串铃、三角铁、手鼓、多音桶、钹、括葫

奥尔夫音乐教案教学过程:、

1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引导幼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的宝盒,里边有好多的宝贝。"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很认真的闻一闻,"好香呀,里头好象有很特别的好东西…"

2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幼儿围圈坐好。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老师的这个百宝盒里有好多的味道,小朋友也肯定吃过很多不同味道的东西吧,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每位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尝一种味道,但是请大家悄悄的不要说话,记住自己的味道。"

3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每位幼儿不说话,用表情来表达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其他小朋友来猜,这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

4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刚才老师让大用表情来表现味道。现在请大家每人到老师这里来再尝一种味道,然后在老师面前的一堆乐器里选一件来演奏,以表达你尝的味道的感觉。其他小朋友来猜他尝的是什么味道。"

5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可以请每位幼儿到老师那自选一种乐器,在老师那尝完味道后,坐回原位,老师请每位幼儿站起来演奏自己的味道。

6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味道所对应的乐器的声音,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说那种味道,那种乐器发出声音。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故事和图形谱,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丫丫和哈哈的图片、黑板、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用孩子的名字配上声势律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1、欣赏音乐。

提问: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2、即兴舞蹈。(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师;请你边听音乐边把你想到的东西跳出来。

三、听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丫丫,(出示丫丫的图片)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哈哈,丫丫和哈哈这两个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饭,还一起睡觉呢!有一天,丫丫找不到哈哈了,哈哈到哪里了呢?正在丫丫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老婆婆,她告诉丫丫知道哈哈去了哪里。原来丫丫到一个国家去玩,她迷路了,找不到回来的路,回不来啦!丫丫跟老婆婆说:“我要去找丫丫,我要到那个国家去。”婆婆说:“这个国家很远,只能走路去,还要钻山洞。还有那个国家的是房子都很奇怪的,你到了就知道了!”丫丫说:“再远我也要去。”婆婆就告诉了丫丫怎么去,丫丫出发了。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两段纸做的道路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出发了,丫丫走了多远,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一起帮她数数?

教师拿着丫丫的图片在图形谱上走八下,教师告诉小朋友:丫丫走了800里,还要继续走,又接着走了800里。

2、 拉拉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两座山,过一座山还要走一 段

路。) 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走路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走路——钻山洞——走路),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从山洞出来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欢迎丫丫到他们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说了句话欢迎丫丫,你们猜说的什么呢?

这句话就是: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节奏为(欢迎 你—︳欢迎 你——︳欢迎 你—︳欢迎 你——)这个国家的人很热情,还做了动作表示欢迎,按节奏拍手。

教师带小朋友根据节奏拍手并说欢迎词。

6、丫丫进了这个国家的人家里去做客,她发现这个国家的房子很奇怪,房子的门很矮,要钻进去,钻进去之后又发现房子里面很大,很高。

(出示房屋的图片)

7、请小朋友创编丫丫钻进房子和在房子里走路的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钻门——走路——钻门——走路),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3、 老师带小朋友站在原地做律动。(加上丫丫走路的动作和钻山洞、钻 门的动作)(放第主旋律音乐两次)

4、课室内放有用积木搭成的山洞和门,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舞蹈。使舞蹈具有流动感。(放完整音乐)

5、渗透德育教育。

最后在一个门里终于找到了哈哈,大家一起叫“哈哈!”教师提问:丫丫很艰难才找到哈哈,哈哈应该说什么?我们应该向丫丫学习什么?教育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葡萄牙舞》全曲是由一个旋律回旋重复了8次组成。旋律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两句相同的乐句组成,沉稳而又欢快,象士兵在行走,每一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成直线形,两句旋律线象两条宽宽的道路。第二部分也是由两句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急促而欢快,每个乐句感觉前两拍象人蹲着在钻山洞,后两拍象人站起来昂首挺胸走路。

《有关奥尔夫音乐教案模板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